原文:
景公②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③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④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⑤所谓不祥⑥也?”
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⑦。夫有贤⑧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⑨,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⑩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⑪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⑫为不祥也?”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卷二。《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晏婴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动的一部书。②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③泽:沼泽,洼地。④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⑤殆(dài):大概,恐怕。⑥不祥:不吉利。⑦是不与焉:这不同于你所说的那些。⑧贤:贤人,有才德的人。⑨任:委以重任。⑩乃若此:就是像这些。乃,是,就是。⑪如:往,去。⑫曷:同“何”,为什么,怎么。
精练
1.请从文章中找出两个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再举出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两个例子。
文章中:①
②
课文中:①
②
2.与“殆所谓不祥也”一句中“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有所览辄省记 B.持童抵主人所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D.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 ”通“ ”,意思是 。
4.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国有三不祥”的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