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求教

欧阳修是北宋大文豪,文才出众,官居高位,却非常注重虚心向别人求教,每写完一篇文章,必先“草就纸上、粉于壁,兴卧观之屡思屡议”。其作品《醉翁亭记》,用字精练,文辞优美,被人们传诵至今,此文就曾得益于一位砍柴老樵夫的指教。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好友智仙在琅琊山上为其建造了一座亭子,欧阳修取名“醉翁亭”,并写下《醉翁亭记》一文。文章写成后,欧阳修抄写了很多份,命人贴到外面,希望行人帮助他修改和提意见。看到文章的人都纷纷赞赏欧阳修的文采。这时,有一个砍柴的老樵夫说他这篇文章有点太啰唆了。欧阳修于是为老人再次诵读此文,虚心请老人指教失误之处。刚开始读:“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老樵夫认为啰唆的地方就在这里,说道:“我砍柴时站在南天门,大丰山、乌龙山、白米山还有花山,一转身就全都映入眼帘,四周都是山!”欧阳修听后忙说:“言之有理。”随即修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醉翁亭记》言简意赅的开头。

智者和愚者在求学的态度上有很大差别。智者谦虚,懂得学问的价值而不耻下问,哪怕是愚痴的人所说的话,只要有一分是有价值的,他也会去求取。虽然他的智慧比愚者高明,但他不会因为对方是愚者而拒绝求学,为了能够得到对自己、对他人最有利的学问,无论对方是谁,他都会去虚心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