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小作文180篇

2015年上海卷作文范文

【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思路点拨】

这个命题属于关系型材料作文题目,可以重点写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对待“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进而达到自我的和谐。

思路一:“我”眼中的“坚硬”与“柔软”。首先要阐释“我”对“坚硬”与“柔软”的基本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述“我”对“坚硬”与“柔软”在现实生活与个人的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思路二:由“坚硬”与“柔软”展开说理。以“坚硬”与“柔软”为话题和由头,展开正反两方面的论证与说理,以此来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就符合材料与题意的写作要求。

思路三:展开“坚硬”与“柔软”的对话。可以仿照与借鉴相声“五官争功”的方式,以拟人化的手法来述说各自的优势与长处。同时,彼此也可以从“挑剔”与“指瑕”的立场来指出对方的缺点与不足。最后,达成共识:只有二者相互合作,融为一体,方可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进而造就和谐的自我。

思路四:和谐的自我谁做主?通过这一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接着,引入话题,可以通过“问”与“答”的方式,展开扣题的立意与行文。

范文示例1

她与鹿

许鋆开始频繁地梦到一只鹿。

是的,一只高大而雄壮的鹿。它有那样美丽而忧伤的眼睛,总能让人想到在雏菊上久驻不落的露珠。许鋆伸出手去抚摸它那柔顺的皮毛,能清楚地感受到每一块肌肉的力量以及血液在血管里长久不息的流动。鹿角的弧线是那样的美,看似圆滑实则质地坚硬,精致得如同陈列的艺术品。

第一次有鹿的梦境里,许鋆穿着一条棉布白裙,赤着脚,走在崭新的柏油路中央,脑海里交织着那张鲜红的试卷和冷面若霜的自己。她觉得自己好像要去一个地方,一个可能永远走不到却义无反顾地要去的地方。夜色冰凉,凝固了风声,唯有月色滴落的声音。突然,她听见了沉重而均匀的喘气声,配合着蹄子与地面相撞的声音。许鋆缓缓地转过身,看见一只硕大的鹿在她面前停了下来。路边没有灯,月光亮得有些不像话,许鋆借着涌动的月色,打量着眼前的“不速之客”。鹿轻轻地晃动头颅,与许鋆静默地对视着。

自那以后,许鋆就常常梦见这同一只鹿。大多时候,鹿都是跟在她的身后,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许鋆想问它从哪里来,话语却在和它对视的那一刻丢失在嘴边。想回头抱抱它时,却发现它不见了,唯有喘气声和清脆的蹄声重重地叩在许鋆心头。

梦是记忆与现实的缝合。发生过的场景在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演。父亲推开房门,许鋆听见动静翻身面向墙壁。父亲的话语里满是沉重感,他说:“对不起,我也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许鋆坐了起来,头也不抬地回答父亲:“我能理解,我希望你们都能幸福。”父亲如释重负地离开了。许鋆太疲惫了,昏昏睡去。恍惚间,她好像看见那只鹿又走向她的房间,穿过了房门,停在她身旁,轻轻地蹭了她一下。许鋆揉着眼睛,站起身,跟着它缓缓地走向一团浓雾。整个人突然开始不断下坠。猛地一抽搐,醒来时暮色已迫近。

许鋆感到这只鹿就藏在她的身体里,藏在她坚硬的内心深处,藏在她每一个想说话却又沉默的瞬间。她活得像个坚挺的战士,在风里站成树的模样,屹立不倒。唯有这只鹿,一直洞悉着她内心深处某些柔软的东西。

睡吧,许鋆对自己说,拥着看似矛盾的内心,在梦里寻找那个平衡的点,继续行走在明日的生活里。

【名师点评】

选材:文章以许鋆的梦境为线索行文。展现作者内在的坚硬与柔软,素材新颖,与众不同,在考生中实为少见,胜人一筹。

立意:文章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主题——在坚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某些柔软的东西。正是基于坚硬与柔软的东西相互间的平衡,才能够继续行走在未来的生活里。

语言:语言具有意蕴深邃、耐人寻味的特色。同时,言简意赅、词约义丰,也是本文的显著特色,可资借鉴。

结构:开篇设下悬念,激发阅读趣味。继之,呈现故事原委,揭晓谜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给读者以豁然开朗之感。

范文示例2

在刚与柔的边缘

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只可惜拿出的利剑并未指向敌人,而是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手起,“刚”落了。这就是一代枭雄身上所表现出的坚硬有余而柔软不足的真实写照吧。【乌江自刎,写项羽坚硬有余而柔软不足的一面。】

“力拔山兮气盖世。”还记得年少时的你曾立下大志,要学“万人敌”并取代秦始皇,言语中的刚硬令你的叔叔项梁为之震惊。事实也证明你并没有说大话。巨鹿之战,你率部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内心的刚毅使你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大业,足见你坚硬的一面。【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写项羽坚硬的一面。】

“时不利兮骓不逝。”纵有豪迈、刚硬的气概,此时也只剩下哀愁,时机于你不利,战事于你不顺。你的孤傲、你的刚硬不允许你有这样的败退,无法忍辱负重,不肯过江东。成也刚硬,败也刚硬,你的那份硬汉情让你在最后毫不犹豫地举起利剑,让乌江的浪花见证“刚”的陨落。这无疑是因为你缺乏柔软的智慧,终致留下遗憾。【总结项羽的人生:成也刚硬,败也刚硬;缺乏柔软的智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对你的评价。很难想象,如此慷慨激昂的诗句,竟出自一位弱女子之手。在那样一个战事、政事纷繁多变的年代,刚经历过亡国丧夫之痛的她,选择的并不是以刚克刚,自刎的结局,而是让内心刚柔并济,让刚烈在柔弱中迸发。【由李清照评价项羽的诗,引出李清照在乱世中的选择,体现刚柔相济的智慧。】

回到当代,高考看的只有分数,是刚性的,但我们更应该有柔性的思维。像时有发生的因高考失利而跳楼自杀的考生,他们都是心态太过刚硬所致。谁说一次失败就决定命运呢?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他们都是尝试了三次高考才步入大学校园的。谁说只有高考这一条“华山之路”通向成功呢?作家里最好的车手,车手里最好的作家韩寒就没有上过大学。【以高考失利的轻生者与马云、俞敏洪、韩寒鲜明对比,说明要以“柔”的智慧面对挫折。】

可见,面对坚硬,我们应以柔软去应对,才是最佳的选择。【总结前文,提出观点。】

我们常常认为刚与柔是永远的对立面,实际上二者却是世上最统一的和谐体。柔是气质,刚是力量。女性应是柔和的,但不应总是哭哭啼啼,更应有像默克尔那样的刚硬;男性该有像“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中勇救遇难者的潜水员官东那样的刚毅,更应有像韩信那样能忍受胯下之辱的柔韧。【深化议论,阐明刚与柔要和谐统一。默克尔、官东的例子典型,叙述简洁而切中观点。】

“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宛如项羽,刚极则易折。

“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宛如李清照,无坚不摧。

站在刚与柔的边缘,我们应该收放自如,将其糅合在一起,造就和谐的自我。【结尾三段运用短句收束全文,言简意赅,比喻恰当。】

名师点评】

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从刚而乏柔到以柔克刚,阐明人生要刚柔相济。②事实论据典型而有时代气息,尤其是将高考前发生不久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引入文章,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③论述充分,摆事实与讲道理巧妙结合,文中事例如一个个特写镜头镶嵌在说理议论当中。④无论是诗句的引用,还是行文的个性语言,都简洁有力,绝不拖泥带水。

金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