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下人教语文

下一节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题


$3$1.$#$A  $2$解析:$#$B项中“徊”应读作“huái”,C项中“垠”应读作“yín”,D项中“馨”应读作“xīn”。
$3$2.$#$A  $2$解析:$#$B项应为“引颈受戮”,C项应为“一泻千里”,D项应为“停滞不前”。
$3$3.$#$A  $2$解析:$#$“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用来形容衣服精致得体不妥。
@2@$1$点拨:$#$%%望文生义指不懂某一词语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这是成语误用的典型。要避免这种错误,就得平时注意积累一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如: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大方之家(学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等。@#@
$3$4.$#$A  $2$解析:$#$(1)将“森林”比作“海”“墙”,(2)四个“多么……”形成排比,(3)(4)句分别从“发……脾气”“提醒”看出是拟人修辞。
$3$5.$#$C  $2$解析:$#$(1)句是对森林里树木色彩的描写。(2)句是对大自然的运动的破坏力进行议论,句末抒发了感情。(3)句是对地下森林的说明。(4)句记叙了在攀登过程中看到的景致赏心悦目。
$3$6.$#$(1)“委”改为“萎”。(1分)  (2)“大约”与“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1分)  (3)“强烈增加”搭配不当,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1分)  (4)“而且”改为“以及”或“和”。(1分)  $2$解析:$#$(1)“萎缩”指(身体、器官等)功能减退并缩小。“萎”有干枯之义,而“委”没有此义。(2)句是句意重复,“大约”与“左右”删除一个。(3)是搭配不当,根据主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修改。(4)句是连词运用不当,“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此处应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用“以及”或者“和”。
$3$7.$#$(示例①)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示例②)金风送爽,白雪轻舞,吟咏着生活的美好。(3分)  $2$解析:$#$注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前两处应填两个主谓短语,后一处应填动宾短语。同时要注意整个文段内容思想要积极向上。
$3$8.$#$(1)栏目示例:文明影像、和睦佳话、邻里一家、美景扫描、好人聚集(回答两个即可,每个1分,共2分)  (2)(示例①)不文明现象:车辆乱停;温馨提示:您的“方便”可能会让许多人不便。(示例②)不文明现象:践踏草地;温馨提示:小草青青,脚下留情。(不文明现象1分,温馨提示2分)(3)各位到场的嘉宾,大家晚上好!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我们同住在一个小区里,就说明大家有缘分。今天晚上,我们欢聚在这里,让我们说说身边的好邻居,希望让我们彼此更加亲近。现在我宣布:“晚会正式开始!”(称谓1分,语言表达清楚流畅2分)  $2$解析:$#$该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围绕社区文化展开的。(1)所设栏目要和“创文明,建和谐”有关,注意与已有栏目字数要一样。(2)结合社区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来写,注意语气要委婉。(3)开场白要简明扼要,突出晚会的主题,用语要口语化。
$3$9.$#$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秋天的落叶,热情赞美了秋天落叶的精彩,因为它们构成了一幅秋天独有的美丽至极的风景。(共2分。意思对即可)  $2$解析:$#$题目“落叶也精彩”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正文部分的描写处处都显示着对落叶的赞美,文章开头一句“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构成一色景致”是关键句。
@2@$1$点拨:$#$%%(1)能利用原文词语的,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既言简意赅又不漏掉要点。@#@
$3$10.$#$①银杏树:步调一致,说走就走。②柿树:从不大红大紫的奉献精神。③槐树:先后有序,次第而落。④泡桐树:叶阔荫大,风一吹就跌落满地。⑤垂柳:早来晚走,经得起雪打风吹。⑥法国梧桐:具有抗争精神,坚强勇敢。(每个要点1分。只要答出其中的5个方面,意思对即可,共5分)  $2$解析:$#$先找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树的落叶,分别是银杏树、柿树、槐树、泡桐树、垂柳、法国梧桐;然后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分别是“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最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11.$#$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落叶人的情感,倾注了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勾勒渲染,充分展现了落叶自身的美丽价值;文章先细致描写,然后议论抒情,点明文章主旨。(说出其中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共2分)  $2$解析:$#$全文赋予落叶人的情感,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自己对落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落叶的整体描写属于“面”,对银杏树、柿树、槐树、泡桐树、垂柳、法国梧桐的描写则属于点,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文章前六段是细致描写,后三段是议论抒情。
$3$12.$#$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从春到秋圆满的一生,为大地为人类而活的奉献精神。(其中修辞手法1分,语言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解析:$#$这一段话把树叶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这一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落叶一生的奉献精神。
$3$13.$#$(示例)我们应该学习落叶默默无闻,把金黄和希望给大地和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要像落叶那样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活得自豪而有价值。(共2分,言之成理即可)  $2$解析:$#$落叶和环保工人一样都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最后一段卒章显志,希望人们向落叶以及具有落叶精神的人学习。
$3$14.$#$①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②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每点1分,共2分)  $2$解析:$#$本题答案可以从原文中概括或提取。从第①段的“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和第④段的“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这两个关键性的语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本题的答案。
$3$15.$#$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2分)  $2$解析:$#$文章题目“经营好你的人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①至③段是第一部分,通过贝尔纳的例子,告诉读者要确立好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本题答案包含在第③段最后一句话中。
$3$16.$#$首先把“人生”比作“天平”,运用了比喻论证;接着列举作家二月河和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的例子来证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最后,引用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证明这一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解析:$#$要注意题干是要求回答作者提出观点后是如何展开论证的,所以,要按照文段的顺序来分析论证的过程,一般用“首先”“然后”“最后”之类的字眼来表述文段的论证结构。此外,还要注意,此题不是问论证方法,不能仅回答论证方法,而应结合文段进行具体分析。
$3$17.$#$(示例)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举例:居里夫人在巴黎读大学时,因为贫困,住在一间木屋的顶楼里,那间木屋十分破旧,没有火炉和暖气,一到冬天,就算披上所有的衣服、被子,也会冻得人发抖,还要学习,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但她还是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符合题意即可)(4分)  $2$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答案不唯一。回答时只要答出积极向上的品质,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即可。
$3$18.$#$A  $2$解析:$#$“喧嚣”指嘈杂、吵闹;“浮躁”指急躁,不沉稳。综合考虑,就要突出“安静”与“沉稳”,选A合适。
$3$19.$#$照片中的史铁生和妻子手拉手,天真稚气地在一起,这样的画面让史铁生感到幸福  我担心史铁生得了这么重的病,他和希米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看到史铁生如此幸福,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我很忧虑这样的幸福无法长久(2分,每空1分)  $2$解析:$#$此题考查借助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情感的能力,要能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到史铁生是因与妻子的感情而产生的“幸福”感受以及作者对史铁生生活现状的担忧之情。意思表述正确合理即可。
$3$20.$#$史铁生的生活依赖希米的照顾,史铁生的情感也深深地维系住希米,他的生活和精神都离不开希米,因此回忆史铁生必然写到了希米。(1分)史铁生活着时能够淡定从容地面对生活离不开希米的帮助和支撑。因此作者在回忆史铁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希米的敬意。(1分)  $2$解析:$#$从文章第③段可以看出希米在史铁生生活及精神上的重要作用,了解回忆史铁生人生历程时希米是不可回避的部分。作答时从这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3$21.$#$关注到以下几方面的“从容”:(1)对待自己的重病,史铁生不忌讳地谈论;(2)史铁生多年饱受病痛折磨,依然能以朴实与亲切的态度对待他人;(3)重病缠身的史铁生还坚守爱情,为妻子写诗、制作童年的合影;(4)始终沉静在文学创作中淡泊名利。(2分,写出其中两点可得满分)  $2$解析:$#$结合文章内容筛选并归纳相关信息,从文章的第①段可以看出史铁生始终沉静在文学创作中淡泊名利;从文章的第④段描写,可以看出对待自己的重病,史铁生不忌讳地谈论,饱受病痛折磨,依然能以朴实与亲切的态度对待他人;从文章的第⑤段可以看出重病缠身的史铁生还坚守爱情,为妻子写诗、制作童年的合影。
$3$22.$#$(1)史铁生就好比是不沉的船,尽管他重病缠身多年,但他能从容地面对生活,就像是永不沉的船,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1分)(2)不沉的船象征了史铁生,他生活得很艰难,但他却不放弃,仍然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坦然面对。(1分)  $2$解析:$#$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此处应从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上分析,内容上标题突显了史铁生的形象,史铁生就如不沉的船,重病多年,仍从容面对生活;从主题上来讲,标题准确阐释“不沉的船”的象征意义,从史铁生精神上阐述,给以肯定。
$3$23.$#$写作指导:这是命题作文,题目“写好人生每一页”,意思明确,易于审题。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根据题目,可以写记叙文,通过记叙生动的事例,展现青少年的风采;也可以写议论文,围绕如何让人生过得有意义展开说理议论。记叙文注意要叙事写人生动,有过程性描写;议论文要用典型的论据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论述过程要清晰有条理。
$1$例文:$#$
写好人生每一页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每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一切都会在这张白纸上留下印记,有的人离开世界时,留下的是鸿篇巨制,后世的人赞叹,向往;有的人离开世界时,留下的是一纸的臭名昭著,后世的人唾弃,鄙视;有的人离开世界时,留下的是一纸的碌碌无为,后世的人忽略,漠视……我们要写好人生的每一页。
那怎样才能书写我们辉煌的人生呢?
纵观古今,有多少人能书写自己的辉煌呢?这种种辉煌不都是源于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吗?从祖冲之到李时珍,从列文·虎克到达尔文,他们创造了辉煌成就,都因有一颗自信的心。
富兰克林——第一个研究雷电的人,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他出生在蜡烛店,仅上了两三年的学,但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在大雨中放风筝,研究雷电,是避雷针的发明者。你看,他不是正因有一颗不倒的信念之心,才发明了避雷针吗?假如他没有研究雷电,没有发明避雷针,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他人造福,他之所以能这样,都源于他心中那不倒的信念……曾记得哥伦布说过:“我夜以继日地工作,把自己全都献给航海事业,我明白为此孜孜不倦工作是值得的。”富兰克林不也是这样吗?他为研究雷电可以不顾生命安危,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呀!因此,一个坚定的信念可以书写灿烂的人生。
是呀,成功者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坚定不倒的信念在支撑着,以上的例子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的确,自信是铸就成功的源泉,如果他们当时放弃了,对自己不自信,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中,有太多的困惑,太多的挫折,但又有多少人能面对它,跨过它呢?有些人,因害怕失败而放弃;有些人,因缺乏自信而退缩;而成功的人往往都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有一颗永不消沉的心。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们从小生活优裕,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真正经历过一些大的坎坷与挫折。所以,我们做事往往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行。因此,我们应树立自信,常怀一颗永不消沉的心。此外,我们还肩负着责任,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以后我们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我们更应树立信心!
想要成功,我们便需要更多的自信,更大的压力,这样才能书写好我们人生的每一页。

$1$点评:$#$本范文为议论文,文章开篇用排比性的句子引出论点,然后通过祖冲之、李时珍、列文·虎克、达尔文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特别详写富兰克林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论点,又结合中学生实际展开议论,让文章有了现实意义,最后又呼应了论点,使文章浑然一体。文章说理清晰有条理,且层层深入,行文中注意到了过渡,如第二段和第五段。@#@
上一节

走向中考考场